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文章来源:海亦 时间:2025-03-25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目录1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1.1教育思想现念陈旧1.2教学内窑陈旧1.3教学元法和教学技术落后1.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1.5与企业、社会沟通和交流过少1.6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交流与合作2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2.1改进教学元法和手段2.2更新教学内窑2.3强化实践环节2.4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拓宽办学途径2.5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交流与合作3结论参考文献1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调查后发现,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1教育思想现念陈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真总体思路等方面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不够紧密实践教育和工程设计环节缺失教育,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l导致教育培养的结构体系与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顶目、企业技术创新的脱节工程教育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1.2教学内窑陈旧学科老化,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欠缺,创新教育不足。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课程内窑缺乏国际性、本地性和个人差异性课程过于统一化。1.3教学元法和教学技术落后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元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按自拟的教学元案进行搜i果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生兴趣墨好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l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科E刑王务较重因 此对于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也不注重教学技术和教学元法的革新。1.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知识、能力及素质均来源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冥重要而目前教学申普遍存在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使得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青关经济、社会元面知识的了解,导致与高等工程教育无法衔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产、生活之中,理工科毕业生在工程顶目面前多表现为不独立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到手能力差,缺乏交际表这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应育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1.5与企业、社会沟通和交流过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 挥手日倡由校企双元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工科院校与相应的企业、社会联系的不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生产完全脱钩 企业不愿提供实习和见习场所 遇到技术难题宁肯多花钱也不愿意与工科高校合作攻关。1.6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交流与合作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内外跨国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而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工科院校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很少,学生几乎没育机会进行国际的交流和合作。2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要求,在充分总结我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2.1改进教学元法和手段在教学元法改革方面,注重授课艺术,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元法改革j更课堂气氛更活跃亘真 感染力l对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如多媒体、幻灯、投影、录像等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宽学生 视野,育放提高教学质量l同时改变“张考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元 式引进课程论文、平时测试期申测试、大作业等注重自主获取知识 能力培养的成绩评定元法l通过考试改革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导学生自觉增强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2.2更新教学内窑在专业课程建设元面加强多学科交叉结合性课程建设同时特别强化面向工程实际的案例教学,在教学内窑改革时,应该注意穷实基础知识兼顾学科前5a动态重视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J最奇效的元式将些基本原理、元法及技能传搜给学生,使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2.3强化实践环节按照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制定培养方案时要统筹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的良好条件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育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基础积极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创新顶目、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实验课、实验室科研顶目等进而捏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在传搜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2.4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l拓宽办学途径保证专业进步发展,积极开拓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加强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科研院所、企业的密切联系且更多的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罔确双元在卓越计划申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元案、实施培养过程建立若干实践基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联合实验室,聘请学术成就、科研成果、产自开发和经营营理经验的研究、营理高级人才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2.5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内外跨国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3结论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需求与机遇,随着建筑规模的 空前扩大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为主结著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改革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 坚实的人力资原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参考文献[1]李培根工程师教育培养该何以卓越田中国高等教育,2011(6):1314.[2]龚敏,张碎,孙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路囚,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许估),2010(12):1-3.[3]许鹏奎,虞庐松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33--{i37.[4]王责成,茶锦超,夏玉颜,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片剧,2010,23(3):47.